东部战区陆军某旅加强炊管队伍依法履职能力水平|全球独家
让伙食经费在阳光下运行
【资料图】
——东部战区陆军某旅加强炊管队伍依法履职能力水平的见闻
■韩 鹭 解放军报记者 孙兴维 通讯员 李 仙
部队有句老话说,“好伙食能顶半个指导员”。近日,记者来到东部战区陆军某旅食堂吃了一顿“碰饭”。米饭、馒头、红烧肉、排骨汤……4样主食、4个主菜、2个小菜,还有多种餐后水果,种类丰富、美味可口,官兵各取所需,吃得舒心。
“旅队依法加强炊管队伍建设,引导相关人员提升法治素养,用好风气保证好伙食,确保官兵吃得满意,真正吃出战斗力!”该旅领导介绍,结合深入推动基层风气建设,他们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基层伙食管理。今年以来,旅队开展以司务长队伍为主的廉洁纪律专项整治活动,组织炊管人员系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,提升依法履职能力,确保基层伙食质量始终保持了较高水准。
验收小组正在验收副食品质量。王焱斌摄
严把关口,杜绝缺斤少两——
官兵“舌尖上”的利益毫厘必究
“现在,我们日常采购时,都会严格落实‘三方联验联签’‘四方监督’等制度。”5月上旬的一天,在该旅支援保障营食堂,由司务长刘宏攀和基层风气监督员、厨房值班员、供应单位人员组成的验收小组,正忙着对当天采购的食品进行验收。
记者在现场看到,刘宏攀和厨房值班员对各类食品进行核验、称重、拍照,风气监督员认真核查采购物资种类、数质量及账目。随后,验收小组与供应方对验收结果进行签字确认。
记者了解到,今年以来,该旅依法规范副食品采购验收等流程,要求相关人员加强对报批、采购、验收、报销等环节的督导,杜绝缺斤少两、以次充好等问题,把住了官兵“舌尖上”的第一道关口。
“过去,个别人员在食品验收过程中责任心不强、对验收标准不了解、不敢唱黑脸,容易放过一些问题,导致部队及官兵利益受损。”基层风气监督员郭天平回忆说,有一次,某单位采购了一些哈密瓜,组织验收时,相关人员没有将哈密瓜外面包裹的防震泡沫网打开查验,等到拆开食用时才发现,有的瓜被泡沫网挡住的部分已经变质。
去年11月,在一次副食品验收中,郭天平发现一些海鲜、肉类食物包装袋内,装有一些用于保鲜的冰块。他去掉冰块,认真对照账目核查,发现食品实际重量少于订购重量。郭天平当即提出异议,要求供应商按照实际重量重新出具账目明细。事后,他把这件事上报到旅纪检监察科。
“如果验收人员不能严格把关、不敢较真碰硬,很容易让供应商蒙混过关。”该旅纪检监察科科长蔡辉介绍,他们随后调研收集了副食品验收过程中的一些问题。比如,带有外包装的蔬菜水果表面看没问题,但菜心果肉却已腐烂变质;有的供应商将排骨、鸡鸭等肉类食材剁碎,导致难以区分部位,质量得不到保证;一些冷冻食品验收时看上去正常,解冻后却出现异味;等等。
“副食品验收人员开展的工作,直接关乎官兵‘舌尖上’的利益!”蔡辉说,针对这些问题,旅队组织专门培训,明确验收标准,要求食物上秤前必须做到去冰、去水、去包装、去杂质,严禁供应商对肉类食物进行剁碎等粗加工,冷冻、包装等食品必须出具质量证明……
“要想伙食办得好,各级必须依法落实各项工作。”该旅领导介绍,在加强法规学习、教育整顿的基础上,旅队按照《军队物资采购管理规定》等法规要求,严格物资报批关、采购关、验收关,日常采购落实“三方联验联签”机制,副食品验收落实“四方监督”机制,基层分管领导和风气监督员全程到场监督。
翻看郭天平今年参与监督验收的记录,记者发现,缺斤少两、以次充好、先订后退等问题大幅减少,营连副食品供应的“入口关”得到有效监督。
专款专用,精确开支范围——
做到每一分钱都溯源可查
在支援保障营食堂的公示栏上,一张伙食费使用情况公示表十分醒目。记者上前细看,只见主副食支出、燃料支出、饮用水支出等各项数据一目了然。
“我们坚持每日公示伙食费收支情况,让官兵清楚知道‘舌尖上’的每一分钱都花在哪里。”刘宏攀告诉记者,此举是为了让伙食费真正足额足效落实到官兵餐桌上。
多年前,个别人员曾有过将伙食费挪作他用的情况。比如,以往有的部队组织老兵离队返乡时,有放鞭炮的习惯。有一年退役季来临,因时间较紧,一名司务长便私下联系副食品供应商帮忙购买了几卷鞭炮。事后,这名司务长将购买鞭炮的发票与其他伙食费支出票据一起报销,被相关部门发现后严肃批评。
“必须落实法规制度要求,做到各款项专款专用!”该旅财务科科长杜成双告诉记者,当前,基层营连经费主要有伙食费、公共服务费、基层事务费等,各项费用的用处都有明确要求:伙食费用于主副食品、燃料、饮用水等开支,公共服务费用于保障炊事机械器材、冷库设备维修保养、清洁工具、劳保用品等开支,而基层事务费用于保障基层单位自主建设、日常管理等开支。
为严格落实伙食费专款专用,让每一笔经费都溯源可查,该旅在每日公示伙食费使用情况的基础上,引进副食采购区域统供平台,为每个办伙单位配发电子设备,推开副食品“非接触式”线上采购。如今,基层伙食费的每一笔账目开支都在网上下单,有效杜绝了炊管人员私下向供应商采购物资等违规行为。
记者来到炊事班,班长刘聪聪展示了今年新采购的炊事设备:炒菜用的天然气灶、导热锅,制作甜点的烤箱、厨师机,制作面点的压面机、和面机、发酵机……小小炊事班,却是麻雀虽小、五脏俱全。“这些是用公共服务费统一采购置办的。” 刘聪聪告诉记者,“伙食费和公共服务费等费用均落实专款专用,炊事设备更加齐全,副食品质量也有了保证,我们的保障效益更高了!”
炊事班成员们一边与记者聊着,一边精心准备菜肴。很快,“6菜2汤”和餐后水果甜点分批端上餐桌,官兵结束辛苦训练后,吃上了美味可口又营养丰富的晚餐。
依法履职,筑牢法治意识——
锤炼业务过硬的“红管家”队伍
司务长作为“红管家”,保障单位财务有序良好运转是应有责任。然而过去,由于个别司务长业务技能不精、法治意识不强,导致伙食管理出现过漏洞。
该旅军需营房科助理员万明山告诉记者,此前,旅队就曾对个别履职不力的司务长进行过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。
一次伙食费专项检查,机关发现个别营连存在收伙退伙不及时的问题。比如,某营因某项工程联系地方人员前来施工,施工人员在食堂就餐后,司务长未及时收取地方人员就餐费,后期补收时,出现了就餐餐数缺项;一名司务长在单位人员休假、学习、出差归队后未及时办理退伙手续,导致官兵应得的伙食费到账不及时,影响官兵合法利益;还有个别司务长在计算伙食费时,只定期核算主副食消耗,对燃料、饮用水消耗却是很长时间才累计核算一次,结果导致某月伙食费出现超支问题。
为提高炊管队伍依法履职能力,该旅定期组织司务长和炊事员集训,帮助基层提升伙食管理水平。集训中,他们组织学习财务法规、观看警示录像,并开展理论考核及预算编制、经费结算等实操演练。工作实践中,他们探索实行司务长集中办公制度,机关定期组织集中审账、审票、审流程,每月核对就餐人数,及时结算伙食费,缩短采购报销周期,防止长时间挂账出现的差错漏洞,确保财务秩序正规。
前段时间,四营新任司务长范凯刚刚结束了某学院后勤给养专业的学习,对基层财经规定、炊事分队组训、饮食装备使用与管理、军队配餐技术进行了专攻精练。“原本担心自己经验不足,难以胜任司务长岗位,通过培训,我深入系统学习相关法规,开展工作更有底数了!”学成归队,恰逢营队前往野外驻训。范凯依法开展驻训物资采购、野外伙食保障等工作,官兵在野外条件下吃得放心满意,每天都精力饱满投身演训。
范凯告诉记者,随着军士分级分类培训制度落地,更多人有机会前往军队院校参加专业培训,这为司务长队伍更好履职积蓄了能量。